聯創作品 | 幸福灣景觀提升:串聯與縫合,生態城市界面下的與水共生
所屬分類:
新聞中心
發布時間:2021-12-30 10:12:38
806 次瀏覽
項目名稱 | 幸福灣展示區+長堤景觀帶提升
項目地點 | 武漢市江岸區
項目類型?|?商辦空間+公共空間
景觀面積?|?21048.77㎡+21440㎡
業主單位?|?武漢普提金幸福建設開發有限公司
景觀設計?|?聯創設計湖北分公司
景觀施工?|?武漢普提金幸福建設開發有限公司
設計時間?|?2020.09
竣工時間?|?2021.05
設計團隊?|?黃玉峰? ?楊金萍? ?黃崇思? 唐楊帆
攝? ? ? 影?|?楊錫晨

? ? ?本案位于長江新城起步區,毗鄰府澴河,規劃軌道交通較集中。本案針對府澴河滕子崗段南側河堤現狀風貌,挖掘文脈精神,依據社區融合、文化沉浸、全齡共享三大策略,以“幸?!睘橹黝}敘述一個雄心勃勃、未來可期的城市發展故事。

? ? 僅僅在一年前,除去上游百米范圍內設置有部分親水平臺,本案河道還是一幅雜草叢生毫無規劃的“自然”風貌:堤頂分成已硬化及未硬化段,堤坡遠水側通行系統“自成體系”,土路交錯形成周邊村民往來耕作的必經之路;堤坡臨水側分為硬質護岸及自然護坡,植物分布斑駁,長勢不佳,生態岌岌可危。臨岸分布少量在用建筑,現狀無法滿足場地內人群的工作休閑需求。
長堤起始點地塊現狀為營銷中心,簡單布置停車場及入口水景,缺少適合停留的室外空間,現狀景觀無法彰顯營銷中心品質。
整體岸線現狀景觀附加值不足、場地基礎設施缺乏、場地特色印記不足,無法滿足城市發展和周邊居民、游人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。

? ? 設計形成“一帶兩翼多節點”的整體格局,聯結河流與城市界面,借助景觀串聯縫合城市生態空白地帶,最終達到與水共生的雙贏形態。

? ? ?通過對場地文脈、功能、交通、豎向、空間尺度、植物種植、海綿城市、景觀亮化及景觀設施小品的細致分析和設計,致力于營造一個可以承載新城發展記憶,一個有溫度、有情感的公共社交場所。
? ? ?在挖掘府澴河文脈歷史后,設計分析潛在人群需求,將場地從南向北分為記憶駐足空間、題名昭示空間、藝術體驗空間三大主題空間。此外,通過分析潛在人群及其來場地的目的性,整合場地外部交通,梳理場地內部觀光車行及慢行系統,合理規劃訪客及辦公停車場,步行道、跑步道及觀光車通行道。堤岸通過坡道及臺階形成天然豎向變化,增加游覽體驗。沿線增設濱水休閑臺階、濱水平臺、親水棧道等豐富的水岸體驗,結合人群需求設置主題節點,串起敘事性的情感空間。依據水淹范圍選擇陸生、耐水濕及水生植物,形成有層次的林冠線。一并結合海綿城市設施、景觀亮化,系統全面的進行綜合改造提升,打造集交通便利、內外通暢、功能多元復合、空間節奏富有變化同時兼具文化底蘊為一體的城市活力河道公園。

? ? ?社區融合旨在關注與周邊社區的連接空間,為市民及游客提供便捷優質多元的濱水生活方式。幸福原野,一紙為序;微笑天橋,秘境尋蹤;星河扭轉,折紙筑夢,自然與城市緊密咬合,公園與住宅相互交織。設計通過序列性的推動,為改造后的環境賦予了遞進的故事性。幸福灣營銷中心亦可作為城市與長堤的開口,消解灰色基礎設施與綠色自然環境的生硬接觸,形成由硬及軟的塊狀交融地帶,將游人溫柔導入。
?
?
▲?幸福灣營銷中心豐富的種植層次及充足的植物生長空間
? ? ?選取并抽象紙張硬朗的折痕及平緩的曲面,將其肌理線條運用于場地的構筑及小品。微笑天橋采用輕鋼結構,結合紙張卷曲形態,輕盈而極具力量。一方面天橋通過坡道消化豎向高差,另一方面將場地形成半圍合空間,配合中心森林劇場,打造一個匯聚活力的小型舞臺場地。

? ? ?六十年前省內掀起圍墾浪潮,積極行動讓昨日荒湖變成今日良田。正是這艱苦創業、奮力拼搏的時代氛圍,直到今天也感召人民奮勇前進。梳理歷史文脈后,設計結合場地豎向條件,重點打造“幸福長堤1957”紀念節點,將歷史篆刻在花池立面,供休憩的游客行走于流淌的歷史中。

? ? ? 幸福星空分兩處節點共同打造——星空平臺及星空涂鴉。星空平臺貫徹了設計整體造型,選擇曲線及圓的元素,搭建一處伸展入水面的親水平臺,座椅結合臺階增加空間的層次感,并提供了可供停留駐足的空間。星空涂鴉則通過畫手一筆一刷,魔法般將梵高的星空呈現在高架橋下空間。通過選擇夜光涂料,在晚間更能感受真實與虛幻星空的交疊。
?
? ? ?幸福之窗猶有蓄勢待發之感,宛如環抱的雙臂,將幸福攏于核心,向更開闊的遠方傳播幸福的預兆。作為長江新城的啟動區,本案的端部節點正像是新城未來發展愿景的具象表達,最終化為“幸?!倍种哺跓熁鹑碎g。